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,主要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。
社会意识是政治、法律、哲学、历史、教育、文学、艺术、道德和宗教等观点。思想感情、风俗习惯等,也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。
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上,存在着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,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,是历史唯心主义;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,是历史唯物主义。马克思主义认为,在社会生活中,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第一性的,是产生社会意识的根源,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。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,迟早要引起社会意识的变化和革命。马克思指出,“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、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。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,相反,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。”
在阶级社会里,阶级、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(包括民族斗争)是最重要的社会存在。任何社会意识都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反映,并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。毛主席指出:“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,就是存在决定意识,就是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客观现实决定我们的思想感情。”
在每一个时代,统治阶级的社会意识都起着支配作用。马克思说:“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,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”。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关系,就是生产关系,在阶级社会中就是阶级关系。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社会中,剥削阶级的思想也必然占统治地位。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中,无产阶级的思想就上升为统治的思想。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矛盾的存在,决定了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。
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有着重大的反作用。违背社会发展要求的反动阶级的社会意识,反对新制度,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。我国历史上二千多年来,以孔丘为代表的儒家思想,就起着阻碍和破坏社会变革的极其反动的作用。而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的社会意识,能够教育群众,推动群众起来革命,对于变革日制度,建立和现固新制度,发展社会生产力,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。而且在一定条件下,先进的社会意识对推动社会前进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。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,一旦被群众所掌握,就会变成改造社会、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。毛主席说,“当着如同列宁所说‘没有革命的理论,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’的时候,革命理论的创立和提倡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。”
「 支持乌有之乡!」
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。
帮助我们办好网站,宣传红色文化!
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,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公众号
